12月6日,在米家堡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电缆敷设现场,隧道内施工人员借助可穿戴式腰部助力外骨骼机器人,对电缆进行提升就位。这次人机交互配合,不仅有效减少了人员劳动强度,还提升了工作效率,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。
国网北京电力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“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全面完成建设任务”会议精神和安全主题活动部署,深入开展“保平安、比成效”安全主题活动,通过机械化等工法创新,推进安全文明施工和绿色施工,全力确保安全稳定。
可穿戴式腰部助力外骨骼机器人,是能够与穿戴者进行动态交互,将人体感觉、运动等器官与机器的智能处理中心、控制执行系统相结合的智能机械系统。它具有向上抬升助力、向下缓冲助力的功能,可为使用者提供20至30千克的助力,为重体力岗位减轻50%以上劳动负担。北京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电缆分公司项目二部项目经理刘磊介绍,一条盘长600米,截面800平方毫米的110千伏电力电缆的提升就位,传统施工方式需要8人,而采用外骨骼机器人辅助施工仅需5人,工作效率可提高12.5%,对于更大截面电缆,效率提升更多。“我们正在实践应用中不断优化,使人机交互作业更加灵活。”
不仅在电缆施工上有机械化、智能化设备助力,国网北京电力还在线路施工中应用新型技术。黄坎110千伏送电工程一塔位现场,首次试点应用电建钻机成孔技术,让工程施工效率大大提高。工作人员利用钻杆和钻头的旋转及重力使孔渣进入钻斗,装满后提升钻头出渣,通过钻头的旋转、削土、提升和出土,多次循环作业,从而实现钻进成孔。据了解,电建钻机成孔工艺适用的地质条件范围较广,施工速度快,新型钻机道路通过能力强,具备一定的爬坡行走能力,可以克服人工成孔和爆破作业对基础周围岩石基面、林木植被的损害,保护环境。同时,可以减轻施工人员劳动强度,减少粉尘污染伤害,深基坑作业时减少人工成孔的安全隐患。
在现场作业管控中,国网北京电力依托自主研发的“e监理”平台,采用数显水平尺、游标卡尺、金属涂层测厚仪等工器具实测实量,数据同步回传至“e监理”平台,实现数据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性。
此外,结合冬季电网工程施工特点,国网北京电力重点分析高风险作业等情况,积极主动应用深基坑作业一体机、抱杆受力监测等先进施工技术,最大程度压降施工风险。同时,该公司全面推进大型机械定位、现场违章识别等感知技术在工程现场的应用,全方位保障现场安全稳定。
信息来源: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